林彪送银质手枪给毛泽东,毛泽东却将其扔在地上:用得着这把枪时红军就输了

栏目分类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欢游邀请码在哪里输入 > 新闻动态 > 林彪送银质手枪给毛泽东,毛泽东却将其扔在地上:用得着这把枪时红军就输了

林彪送银质手枪给毛泽东,毛泽东却将其扔在地上:用得着这把枪时红军就输了

发布日期:2025-04-14 04:23    点击次数:81

林彪送给毛泽东一把精致银质手枪,毛泽东却直接将其扔在地上,并说:“到我用得着这把枪的时候,咱们红军就输掉了。”

这个故事是开国上将陈士榘专门说给军旅作家吴东峰听的。

在井冈山时,陈士榘率军击败了前来围剿的国民党,从其军官手上缴获了一把精致的银质手枪。不知是哪个国家制造的。红军战士们爱不释手。

按照红军的纪律,战利品自然是要交公的。于是战利品辗转来到了林彪手中,年轻的林彪拔完了一段时间,最终决定将之送给毛泽东、毛委员。

然而当手枪交到了毛泽东手里,他却一把扔在了地上,并说自己如果需要用到这把枪,红军就要失败了。

这是为什么呢?

首先,银子做的手枪代表着一种特权,代表着一种奢华。但是红军是一支代表穷人的队伍,是一支平等的队伍,是一支人民的武装,岂能留下这种压迫阶级的武器呢?上行下效,红军必然会腐化,到时候红军必然不攻自破。

其次,毛泽东不留下这把手枪,是因为毛泽东对于枪有着独特的看法。

毛泽东是统帅,同时也是一名军人。对于枪,他曾有过很多著名的论调,比如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”“党指挥枪”,等等。

但令人惊奇的是,毛泽东几乎从来没有使用过枪,也很少佩戴枪。事实上,在毛泽东18岁、还是学生时,就已经使用过枪了。

辛亥革命时,湖南革命党人在长沙起义,18岁的毛泽东投笔从戎,加入了革命军队。在 25 混成协第 5 师标第 1 营左队,毛泽东当上了一名列兵。部队发给他一把“汉阳造”的旧步枪,而这也是毛泽东第一次摸枪。

在军事训练中,毛泽东严格要求自己勤学苦练,仅仅一个多月时间,就掌握了军事基础知识和战斗基本技能。部队军官见毛泽东身材魁梧,动作又熟练和准确,因此常常叫他出列给其他士兵做示范动作,帮助大家提高军事技能。

后来毛泽东曾回忆:

“辛亥革命的时候背过几天枪,什么立正、稍息、托四把枪还相当可以。不是吹牛皮,单个教练、排教练、连教练、营的野外演习也搞过。”

很显然,毛泽东后来不带枪,并不等于他不会用枪。如果真的用起枪来,恐怕不会比那些老兵来得差。但毛泽东建立红军,成为我军的统帅之后,却很少使用枪。

毛泽东持枪到底有多罕见?在上将之中,只有萧克、陈士榘曾经见过毛泽东配过枪。

萧克曾回忆,在井冈山时,毛泽东曾被误传开除了党籍,因此不能担任前委书记,被改成了师长。在红四军成立大会上,毛泽东腰佩驳壳枪,并幽默地对朱德说:“身背盒子枪,师长见军长”。

对于这一幕,陈士榘也有印象。毛泽东说出这句话后,战士们笑声一片。随后毛泽东将配枪交给了警卫人员。

陈士榘深情地说:“毛泽东是从来不拿枪的,无论情形有多邪恶,有多少敌军在追击,毛泽东身上也从来不拿武器。”

不过陈上将的回忆也不全对。在战场上,毛泽东不仅配过枪,而且还持枪进行过冲锋。那是1929年初,红四军向赣南闽西交界处进军。结果在行军途中,被国民党的刘士毅部追上。

当时我军是外线作战,没有群众基础,受了好几次挫折,情况可谓万分危急。为了反败为胜,毛泽东在大柏地设置了一个口袋阵,就等着刘士毅往里钻。

结果愚蠢的敌军不知是计,派遣2个团的兵力钻进了我军的包围圈。随后我军手持步枪、梭镖和扁担,从四面八方向敌军杀去。

而毛泽东也身先士卒,亲手持枪,打麒麟警卫排冲在了最前面。鏖战到第二天下午,最终将敌军两个团全部歼灭,扭转了红四军的被动局面。陈毅称这一仗 “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”。几年后,毛泽东战地重游,不禁感慨万千,写下了 “当年鏖战急,弹洞前村壁。装点此关山,今朝更好看”的豪迈诗句,可见他对这次作战印象之深。

在毛泽东眼中,枪是非常重要。但更重要的,其实是人。毛泽东清楚地明白自己的定位,他是统帅,是统筹全局的人。他所要负责的,绝不是披坚执锐、亲冒矢石、冲锋在前,他需要运筹帷幄,决胜于千里。

对于统帅来说,是否拥有枪支并不重要。即使拥有最好的枪,也不能一人击败成千上万的敌人;相反,他的智谋却比一百万支枪还要厉害。因此对于毛泽东来说,配枪不过只是形式主义而已。

当毛泽东都要使用枪了,就意味着红军到了最危险的时候,比如红军打光了,敌军冲进了司令部。因此毛泽东能不配枪,就不配枪。枪支应该交给更需要他的人。

长征之后,红军到达陕北,脱离了险境。毛泽东便把自己的手枪连同剩余的40 发子弹送给了当时吴起镇的游击队队长张明科,此后再没有配带过枪。

毛泽东不仅自己不配枪,甚至对自己的警卫排也能省则省。在转战陕北期间,陈赓曾准备将自己缴获的150把美制卡宾枪配备给毛泽东警卫排。

结果听闻此事后,毛泽东却勃然大怒,他对警卫高富有说:“你要枪,不能从他们手里要,那是人家从敌人手里缴获的,要枪要向敌人要。人家天天打仗,好武器有用场。咱们这里又打不了大仗。”

毛泽东的“用枪观”,充分证明了他的伟大。他不讲形式主义,不摆谱,讲究好钢用在刀刃上。就是这样一个不带枪的军人,带领我们战胜了内外反动派,最终赢得了民族的独立。

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欢游邀请码在哪里输入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